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認顔色、說故事 提升視覺空間及語言智能

認顔色、說故事 提升視覺空間及語言智能    
文 / 陳玉丹  專家 / 陳達德

視覺空間、語言智能對於寶寶日後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從認識顔色、鼓勵寶寶自己說故事開始,都能提升寶寶智慧。想要寶寶更聰明,爸媽就快點跟著我們一起做遊戲吧。

12~18個月寶寶 提升視覺、精細動作遊戲
遊戲1 顔色命名
遊戲道具:地墊、一個箱子、數種不同顔色的雪花片(顔色的種類可隨機增加)。
遊戲步驟:
1.媽媽把地墊鋪在地上,箱子放置在地墊中間,雪花片由媽媽整理好放在身上。
2.媽媽要引導寶寶坐好哦。
3.媽媽先介紹各種顔色的名稱。
4.媽媽隨機放置數個雪花片於箱子中。
5.媽媽指名要某個顔色的雪花片,請寶寶取出媽媽所要的那張雪花片,交給媽媽。
遊戲功效:
顔色是一種基於感覺、知覺所得來的抽象概念,因爲顔色本身有很多種類。因此必須借由不斷的重復活動,讓寶寶在活動中可以把顔色和名稱做相關性的聯結。

遊戲2 塗色遊戲
遊戲道具:彩色筆(一定要有紅色和藍色),白紙。
遊戲步驟:
1.寶寶到媽媽這邊來。
2.媽媽示範。例如,媽媽找出藍色和紅色的筆,一邊畫一邊說:「寶寶看,這是藍色的天空喲。地上還有好多漂亮的小紅花。」
3.請寶寶把媽媽的「作品」畫完整:請寶寶挑選出藍色和紅色的筆,分別爲天空和小花塗上顔色。
4. 如果寶寶理解色彩的能力好,媽媽還可以隨機讓寶寶認識其他色彩,如黃色等。
遊戲功效:
顔色概念是指對顔色的種類和基本變化的認識,是一種附於物件的屬性。在這個活動中,媽媽利用顔色的對比,讓寶寶區別辨認不同顔色的差異和名稱。

遊戲3 彩色物品
遊戲道具:生活物品若干(需有多種色彩,以紅、黃、藍、綠爲主,且物品要安全、適合寶寶拿取)。
遊戲步驟:
1.媽媽把準備好的物品散放在寶寶周圍。
2.今天寶寶要來當媽媽的「小助手」。
3.交代遊戲規則:媽媽說出一樣物品,請寶寶把這物品拿出來,交給媽媽。例如,媽媽說:「我要紅色的小手帕。」寶寶就要取出紅色的小手帕交給媽媽。
4.如此反覆。媽媽要記得及時鼓勵您的寶寶,讓他更有自信喔。
遊戲功效:
對寶寶而言,簡單的音調和誇張的動作非常具有吸引力。因此媽媽利用較誇張的動作讓寶寶把注意力集中在媽媽身上,以利於下一個步驟的進行。

19~24個月寶寶 提升精細動作、人際智能遊戲
遊戲1 投錢
遊戲道具:塑膠籌碼(直徑大於2.5cm),存錢筒一個(投幣孔需寬於籌碼)。
遊戲步驟:
1.媽媽和寶寶一起坐下來哦。
2.由媽媽示範以拇指指尖與食指指尖將籌碼拿起,然後置於另一手掌上。寶寶學媽媽動作。
3.由媽媽示範以拇指指尖與食指指尖將籌碼自另一手手掌拿起,而後投入存錢筒。寶寶也依樣投幣入筒。
遊戲功效:
此年齡層的寶寶亦開始發展部分精細動作,而捏夾功能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發展動作,其發展過程由最早的指間夾握,慢慢發展到指尖側夾,最後發展出最精細的指尖夾握方式。捏夾功能是未來握筆功能的重要基礎。

遊戲2 來煮飯
遊戲道具:米粒一碗,空碗一個。
遊戲步驟:
1.寶寶到媽媽這裡來坐哦。
2.今天要請寶寶自己來煮飯,寶寶快來抓些米吧。
3.引導寶寶用手抓米,放進空碗中哦。
遊戲功效:
空間可分爲主觀空間與客觀空間及立體與平面的空間等。在此處,寶寶須有良好的客觀空間和立體空間概念,方能將米放進空碗中。

遊戲3 做蘿蔔絲
遊戲道具:橡皮泥(或安全性高的小黏土)
遊戲步驟:
1.媽媽和寶寶一起坐在桌邊。
2.寶寶,我們一起來做蘿蔔絲。
3.媽媽示範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一小塊橡皮泥,然後前後搓,直至變細。
4.請寶寶和媽媽一起來做香噴噴的蘿蔔絲吧。
遊戲功效:
媽媽可要注意觀察,您的寶寶是否能以拇指指尖內側與食指指尖夾搓橡皮泥。這個遊戲正是爲發展寶寶的精細動作而設計的呢。而且在這裡,寶寶的人際智能也能得到提升。


25~30個月寶寶 提升語言、音樂智能遊戲
遊戲1 看故事書
遊戲道具:布書1本(可愛造型且可重復粘貼主題物的布書,如:數位的故事書)。
遊戲步驟:
1.媽媽及寶寶一起坐下來哦。
2.媽媽可先帶領寶寶做出指認書上物件的步驟,而後再針對書面上的情境作簡單的敍述。
3.可讓寶寶自行翻書,並以媽媽提問寶寶回答的方式,讓寶寶自行慢慢表達。
4.寶寶不願意表達或表達不佳時,可由媽媽予以提示進行,盡可能鼓勵寶寶主動參與。
5.若寶寶真的不願意參與時,不可勉強,可由媽媽再說一次。
遊戲功效:
2歲以上的寶寶已漸漸具有語言交談的能力,縱使他發音不準,或是節奏中斷,但是他的確可以說些簡單的句子。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越來越旺盛,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所要表達的意見也越多。

遊戲2 我愛你
遊戲道具:話筒
遊戲步驟:
1.全家人在一起。
2.請媽媽開頭,說:「我是媽媽,我愛爸爸」,然後,爸爸接過話筒,說:「我是爸爸,我愛寶寶。」
3.請寶寶也模仿爸爸媽媽說話:「我是寶寶,我愛媽媽。」、「我是寶寶,我愛爸爸。」
遊戲功效:
在這個遊戲中,寶寶如果想要有良好表現,除了需有良好語言功能(理解及表達)外,尚需具備足夠的自信心及注意力。

遊戲3 唸歌謠
遊戲道具:歌謠音樂
遊戲步驟:
1.選一兩首寶寶熟悉的歌謠,媽媽和寶寶先經常聽,等熟悉之後輪流說。
2.媽媽先說,然後讓寶寶接下一句。
3.如果寶寶能和媽媽一起很順暢地說完歌謠,媽媽一定要記得表揚寶寶喲!
遊戲功效:
人類社會的溝通行爲大多是經由語言實現的,無論是社會評價或自我評價,語言能力都占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語言發展非常重要、不容忽視。
資料來源:http://www.smartkids.com.tw/develop/detail.asp?ArticleId=55&AncestorSN=329

2 我要回應及發問:

琳琳媽 提到...

老師您好,
我女兒目前一歲快二個月了,向您請教一些問題..
1.原本一歲前會主動講很多字,但現在都只說媽媽了,其他的很少說耶,醬子正常嗎??
2.她到現在腳還沒什麼力站的樣子,還是要人牽、要人扶著站、走,怎麼會醬子呢??
3.我女兒都靜不下來,無法安靜下來,每天就是一直吵、一直在動,醬子是過動兒嗎??該如何判斷呢??
謝謝老師了。

彩虹家族 提到...

琳琳媽您好:
關於一歲前可以說出很多字,現在只說媽媽,要視孩子是否可以在需要溝通表達時,使用適當的表達方式。
例如:看著杯子 →說出 喝喝;看著球球→ 拉家長衣服並說出 球球。
如果孩子在眼神注視或者眼神轉移上都可以適切的使用,則需要多鼓勵他並且要求他來一起發出聲音或說出有意義的字詞,否則,孩子是現實的,能偷懶則偷懶,則會開始選擇不說話也可以達到目的。
所以必要的威脅、利誘是可以使用在引導孩子說話的觀念裡。

針對媽媽所提有關站立、走路的問題,先跟媽媽說明一般小孩正常發展狀況,小孩約在12~15個月這個階段,學會獨站、牽單手向前走、獨走等等的動作,動作發展是有次序性的,以上動作約在此階段會完成。
根據媽媽描述看來,小孩還不算有明顯的遲緩現象,建議再觀察一陣子,若已超過15個月還不會獨站,可以找復健科做評估,看看是否因為孩子的肌肉張力偏低,而使得較不易做出抗地心的活動,如維持身體直立、站立、位移等等。
也建議媽媽這段期間在家中設置能讓小孩扶物站立的環境 (如小桌子),增加小孩下肢承重的機會,也增加其探索環境的範圍。

一般來說,過動症的症狀通常出現在幼兒期或是學齡期的小朋友,大多是在上課時會無法專心聽老師講解,或是會不經許可離開座位,無法專注於一樣東西上太久等等的狀況,而您的小朋友目前還是嬰幼兒時期,正屬於探索外界刺激的階段,且語言發展亦尚未完整成熟,所以她可能是用哭、吵鬧,來表現她的情緒,尚無法評斷是否為過動兒,可以請媽媽多觀察小朋友的情緒是來自哪哩,是因為飲食、身體或是環境的狀況而導致小朋友會一直吵鬧,靜不下來等原因。

建議媽媽若還是不太放心小朋友的狀況,可以到住所附近的醫院或診所經由醫師及語言、職能及物理治療師等專業人員更進一步地評估,給予更專業的協助。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