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15日 星期五

簡易篩檢小天使是否有自閉傾向

各位家長好:
以下提供簡易篩檢小天使是否有自閉傾向!
每項1~5行為,數字越少越有自閉特質!
大多數為1~3項時,請及早會診兒童心智科或讓職能老師評估

有任何問題歡迎提出


電視
□ (1)毫無興趣
□ (2)不看電視,但一關機即生氣
□ (3)看電視,但僅限於廣告或特定節目、廣告
□ (4)除廣告及特定節目外,亦觀看兒童節目
□ (5)無特別限制,且能興致勃勃地觀看電視

和大人遊玩
□ (1)漠視、逃避
□ (2)經誘引、慫恿亦不會一起玩
□ (3)經誘引、慫恿會一起玩
□ (4)會慫恿對方一起玩
□ (5)會慫恿對方,也會接受對方的慫恿一起玩

和同年輩兒童的遊戲
□ (1)漠視、逃避
□ (2)經誘引、慫恿亦不會一起玩
□ (3)經誘引、慫恿會一起玩
□ (4)會慫恿對方一起玩
□ (5)會慫恿對方,也會接受對方的慫恿一起玩


【團體適應】
團體適應能力
□ (1)對團體全然不感興趣
□ (2)對團體有某種程度的意識,但多自我任性行為
□ (3)在小團體中能有適當的行為表現
□ (4)在大團體中能有部分適當的行為表現,或多或少能在大
團體中活動
□ (5)在大團體中能有相當適當的行為表現

【人際關係】
和家庭中大人的相處
□ (1)沒興趣,漠視、逃避
□ (2)偶而能有適當反應,會拉大人手表示需求
□ (3)若配合其步調能有某種程度之相互作用
□ (4)對特定某人之要求會有反應
□ (5)能和大家有適當之交流

和兄弟姊妹的相處
□ (1)沒興趣,漠視、逃避
□ (2)偶而能有適當反應,會拉大人手表示需求
□ (3)若配合其步調能有某種程度之相互作用
□ (4)對特定某人之要求會有反應
□ (5)能和大家有適當之交流


和其他大人的相處
□ (1)沒興趣,漠視、逃避
□ (2)偶而能有適當反應,會拉大人手表示需求
□ (3)若配合其步調能有某種程度之相互作用
□ (4)對特定某人之要求會有反應
□ (5)能和大家有適當之交流


和其他同年輩孩子的相處
□ (1)沒興趣,漠視、逃避
□ (2)偶而能有適當反應,會拉大人手表示需求
□ (3)若配合其步調能有某種程度之相互作用
□ (4)對特定某人之要求會有反應
□ (5)能和大家有適當之交流

模仿能力
□ (1)無模仿他人之意欲
□ (2)有模仿他人之意欲,在協助下能模仿一些單純之動作
□ (3)能模仿身體一部份的動作
□ (4)能模仿得相當好
□ (5)能和同年輩孩子模仿得一樣好


【課題解決】
自發性(主動性)
□ (1)缺乏自發性,所有之反應皆為無目的的反應
□ (2)雖多為無目的的反應,但偶而也有適合其場面的反應出現
□ (3)對特定的興趣及要求能有適切的反應出現
□ (4)對熟悉的環境常有適切的反應出現
□ (5)在一般環境中,也能有適切的自發性反應出現

課題解決意欲
□ (1)課題對其而言,不具任何意義,亦無參與之意欲
□ (2)對簡單的課題能有所反應(如配對)
□ (3)能注視一些基本的課題並加以操作(如四片以上的拼圖,有語言指示)


□ (4)能對多數的訓練課題產生興趣,並有操作的意欲
□ (5)對訓練課題以外的課題也感興趣,並有做的意欲


課題解決能力
□ (1)對課題無法理解,雖接受協助亦無法完成
□ (2)能完成簡單的課題
□ (3)能達成基本的課題
□ (4)能理解多數的課題,並能完成之
□ (5)能完成某種程度訓練以外的課題


【語言】
語言(自發性)
□ (1)無聲音語言
□ (2)有鸚鵡式語言,但非對答用
□ (3)與場面不相稱之語言雖多,但偶而有對答性語言存在
□ (4)和大人能有某種程度的對答
□ (5)和同輩孩子能有一般性之對答

語言(訓練過程中)
□ (1)能發出數種母音、子音
□ (2)能發出數種音之連音,及簡單之單字回響語。(要求性語言雖存在,但以一人自言自語居多)
□ (3)在協助下能有某種程度之命名能力,回響語言之確立
□ (4)有二語之結合,及具有助詞之語言出現,且不經提示而能說出多種物品名稱
□ (5)大體上能與他人應對,聲調或回響語之問題亦極輕微


【表現能力】
辨別能力
□ (1)無法辨別
□ (2)能辨別具體物
□ (3)能辨別單純之形狀及原色
□ (4)能辨別稍微複雜之形狀及中間色
□ (5)能辨別複雜之形狀與用途

閱讀能力
□ (1)對文字毫無興趣
□ (2)雖不會讀,但能理解何謂「字」
□ (3)唸不出,但識字
□ (4)能認識特定之字
□ (5)能瞭解字的意思並可唸出

書寫能力
□ (1)不會寫類似字的形狀
□ (2)能描字或數字
□ (3)能仿寫字或數字
□ (4)能理解特定的字並寫出
□ (5)能以文字表達所想表達之東西

繪畫能力
□ (1)對材料毫無興趣,亦無畫的意欲
□ (2)能塗鴉
□ (3)只畫某種特定的圖形
□ (4)會畫數種圖形,並能加以著色
□ (5)能畫出前景及背景

遵從指示之能力
□ (1)全然無法遵從指示
□ (2)強制禁止時,能遵從指示
□ (3)對有興趣或所要求之事,不需禁止或限制即能遵從指示
□ (4)不僅有興趣,所要求之事,即一般指示亦能遵從
□ (5)對一般之事物頗能遵從 




彩虹王老師敬上~

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認顔色、說故事 提升視覺空間及語言智能

認顔色、說故事 提升視覺空間及語言智能    
文 / 陳玉丹  專家 / 陳達德

視覺空間、語言智能對於寶寶日後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從認識顔色、鼓勵寶寶自己說故事開始,都能提升寶寶智慧。想要寶寶更聰明,爸媽就快點跟著我們一起做遊戲吧。

12~18個月寶寶 提升視覺、精細動作遊戲
遊戲1 顔色命名
遊戲道具:地墊、一個箱子、數種不同顔色的雪花片(顔色的種類可隨機增加)。
遊戲步驟:
1.媽媽把地墊鋪在地上,箱子放置在地墊中間,雪花片由媽媽整理好放在身上。
2.媽媽要引導寶寶坐好哦。
3.媽媽先介紹各種顔色的名稱。
4.媽媽隨機放置數個雪花片於箱子中。
5.媽媽指名要某個顔色的雪花片,請寶寶取出媽媽所要的那張雪花片,交給媽媽。
遊戲功效:
顔色是一種基於感覺、知覺所得來的抽象概念,因爲顔色本身有很多種類。因此必須借由不斷的重復活動,讓寶寶在活動中可以把顔色和名稱做相關性的聯結。

遊戲2 塗色遊戲
遊戲道具:彩色筆(一定要有紅色和藍色),白紙。
遊戲步驟:
1.寶寶到媽媽這邊來。
2.媽媽示範。例如,媽媽找出藍色和紅色的筆,一邊畫一邊說:「寶寶看,這是藍色的天空喲。地上還有好多漂亮的小紅花。」
3.請寶寶把媽媽的「作品」畫完整:請寶寶挑選出藍色和紅色的筆,分別爲天空和小花塗上顔色。
4. 如果寶寶理解色彩的能力好,媽媽還可以隨機讓寶寶認識其他色彩,如黃色等。
遊戲功效:
顔色概念是指對顔色的種類和基本變化的認識,是一種附於物件的屬性。在這個活動中,媽媽利用顔色的對比,讓寶寶區別辨認不同顔色的差異和名稱。

遊戲3 彩色物品
遊戲道具:生活物品若干(需有多種色彩,以紅、黃、藍、綠爲主,且物品要安全、適合寶寶拿取)。
遊戲步驟:
1.媽媽把準備好的物品散放在寶寶周圍。
2.今天寶寶要來當媽媽的「小助手」。
3.交代遊戲規則:媽媽說出一樣物品,請寶寶把這物品拿出來,交給媽媽。例如,媽媽說:「我要紅色的小手帕。」寶寶就要取出紅色的小手帕交給媽媽。
4.如此反覆。媽媽要記得及時鼓勵您的寶寶,讓他更有自信喔。
遊戲功效:
對寶寶而言,簡單的音調和誇張的動作非常具有吸引力。因此媽媽利用較誇張的動作讓寶寶把注意力集中在媽媽身上,以利於下一個步驟的進行。

19~24個月寶寶 提升精細動作、人際智能遊戲
遊戲1 投錢
遊戲道具:塑膠籌碼(直徑大於2.5cm),存錢筒一個(投幣孔需寬於籌碼)。
遊戲步驟:
1.媽媽和寶寶一起坐下來哦。
2.由媽媽示範以拇指指尖與食指指尖將籌碼拿起,然後置於另一手掌上。寶寶學媽媽動作。
3.由媽媽示範以拇指指尖與食指指尖將籌碼自另一手手掌拿起,而後投入存錢筒。寶寶也依樣投幣入筒。
遊戲功效:
此年齡層的寶寶亦開始發展部分精細動作,而捏夾功能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發展動作,其發展過程由最早的指間夾握,慢慢發展到指尖側夾,最後發展出最精細的指尖夾握方式。捏夾功能是未來握筆功能的重要基礎。

遊戲2 來煮飯
遊戲道具:米粒一碗,空碗一個。
遊戲步驟:
1.寶寶到媽媽這裡來坐哦。
2.今天要請寶寶自己來煮飯,寶寶快來抓些米吧。
3.引導寶寶用手抓米,放進空碗中哦。
遊戲功效:
空間可分爲主觀空間與客觀空間及立體與平面的空間等。在此處,寶寶須有良好的客觀空間和立體空間概念,方能將米放進空碗中。

遊戲3 做蘿蔔絲
遊戲道具:橡皮泥(或安全性高的小黏土)
遊戲步驟:
1.媽媽和寶寶一起坐在桌邊。
2.寶寶,我們一起來做蘿蔔絲。
3.媽媽示範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一小塊橡皮泥,然後前後搓,直至變細。
4.請寶寶和媽媽一起來做香噴噴的蘿蔔絲吧。
遊戲功效:
媽媽可要注意觀察,您的寶寶是否能以拇指指尖內側與食指指尖夾搓橡皮泥。這個遊戲正是爲發展寶寶的精細動作而設計的呢。而且在這裡,寶寶的人際智能也能得到提升。


25~30個月寶寶 提升語言、音樂智能遊戲
遊戲1 看故事書
遊戲道具:布書1本(可愛造型且可重復粘貼主題物的布書,如:數位的故事書)。
遊戲步驟:
1.媽媽及寶寶一起坐下來哦。
2.媽媽可先帶領寶寶做出指認書上物件的步驟,而後再針對書面上的情境作簡單的敍述。
3.可讓寶寶自行翻書,並以媽媽提問寶寶回答的方式,讓寶寶自行慢慢表達。
4.寶寶不願意表達或表達不佳時,可由媽媽予以提示進行,盡可能鼓勵寶寶主動參與。
5.若寶寶真的不願意參與時,不可勉強,可由媽媽再說一次。
遊戲功效:
2歲以上的寶寶已漸漸具有語言交談的能力,縱使他發音不準,或是節奏中斷,但是他的確可以說些簡單的句子。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越來越旺盛,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所要表達的意見也越多。

遊戲2 我愛你
遊戲道具:話筒
遊戲步驟:
1.全家人在一起。
2.請媽媽開頭,說:「我是媽媽,我愛爸爸」,然後,爸爸接過話筒,說:「我是爸爸,我愛寶寶。」
3.請寶寶也模仿爸爸媽媽說話:「我是寶寶,我愛媽媽。」、「我是寶寶,我愛爸爸。」
遊戲功效:
在這個遊戲中,寶寶如果想要有良好表現,除了需有良好語言功能(理解及表達)外,尚需具備足夠的自信心及注意力。

遊戲3 唸歌謠
遊戲道具:歌謠音樂
遊戲步驟:
1.選一兩首寶寶熟悉的歌謠,媽媽和寶寶先經常聽,等熟悉之後輪流說。
2.媽媽先說,然後讓寶寶接下一句。
3.如果寶寶能和媽媽一起很順暢地說完歌謠,媽媽一定要記得表揚寶寶喲!
遊戲功效:
人類社會的溝通行爲大多是經由語言實現的,無論是社會評價或自我評價,語言能力都占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語言發展非常重要、不容忽視。
資料來源:http://www.smartkids.com.tw/develop/detail.asp?ArticleId=55&AncestorSN=329

聽哭聲、看表情---教你「讀」懂0~1歲寶寶

聽哭聲、看表情---教你「讀」懂0~1歲寶寶 ~專家 / 何淑蘋 小兒科醫生


0~1歲的寶寶,雖然不會說話,卻會用哭聲、表情或動作來表達他的情緒和需求。新手爸媽們,你可要仔細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哦,這個聰明的小傢伙,正在用他的特殊語言向你「表情達意」呢!
 
「哭」的6種含義
當寶寶哭了!新手媽咪手忙腳亂地找尋原因,這哭聲可能包含以下6種含義:
 
1.我餓了
寶寶餓的時候,雖然哭聲不斷,且眼睛四處亂轉,好像在尋找食物的樣子,但眼裏沒有淚水,而且他的哭聲不大,哭得也不費勁,似乎知道在餓的時候要減少熱量消耗的道理;而只要你一餵他奶,他馬上就不哭了,仿佛早就做好了吃的準備。
 
2.我熱了
寶寶熱的時候,也會大哭,這時他的臉上會有一些小紅點,而且泛起一些油;當你用手去摸寶寶的額頭時,上面會有很多汗,這是寶寶在告訴你:「我很熱,要脫衣服了。」
 
3.我很冷
當寶寶因冷而哭時,手腳會顯得冰冷,這時,你就該給寶寶加衣服了。

4.我要媽媽
寶寶最離不開媽媽的呵護,有時他會因失去媽媽的不安全感而抽泣,哭得十分傷心。這時,如果寶寶看到媽媽、聽到媽媽的聲音或者聞到媽媽的氣味,他就會興奮起來,一旦媽媽將他抱起,他就會很親密、滿足地將自己的臉貼在媽媽的臉上,並且不再哭了。
 
5.我噓噓了
當寶寶尿尿的時候,他也會哭,這時他的腳會蹬來蹬去,或者因?難受而在床上滾來滾去。聰明的媽媽如果發現的話,就要幫寶寶換尿布了。
 
6.我病了
倘若你已為寶寶餵過奶、換過尿布了,寶寶仍然哭泣,而且哭聲尖銳、大聲、難受,這很可能是寶寶病了;舉凡腸胃道、呼吸道、皮膚等疾病或身體不適,都可能引起寶寶的異常哭泣。
 
寶寶的3種肢體語言
除了哭聲之外,3個月以上的寶寶,還會利用身體的動作和表情來表達他的情感。
 
1.我要你抱
當寶寶張開雙臂、身體撲向你時,那說明他想和你親熱,要你擁抱。但對於陌生人的擁抱,他則會扭頭避開或哭,表示不願意。
 
2.我很高興
寶寶高興時會牽嘴笑,7個月大以後,他還會用拍手表示高興,用搖頭來表示拒絕。
 
3.我要那個
九個月以上的寶寶,會用小手指向他想要的東西,比如:他指著門,就是想要讓你帶他出去走走;到了11~12個月大時,除了透過面部表情和動作,寶寶還會運用各種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意願,例如:他發出嘟嘟聲,表示想看汽車。
1歲前寶寶的非語言表達形式,豐富而有趣,只要你細心觀察,一定可以「讀」懂你的寶寶。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如何玩出健康系列三:上小學

上小學的兒童發展了相當複雜的技巧。
分享(sharing)及合作(cooperative)的技巧繼續發展,對將來成功的同儕關係是很重要的。學齡兒童會繼續學習新的遊戲及社會技巧,例如:如何進入到一個正在進行的同儕活動、及提供邀請。這個年齡的兒童會對同伴的需求做出回應,及改變play的情境來符合同伴的要求。













杏誠復健診所-彩虹王老師關心您~

如何玩出健康系列二:一~四歲


大約在一歲左右,開始發展假裝的遊戲(pretend play),在不同的情境中模仿成人行為的能力,也開始對熟悉的物體更加的了解,例如如何使用梳子、杯子等。物體的功能性用途在孩童腦中根深蒂固之後,就開始有具像的遊戲(representational play),學習如何結合及了解物體間的關聯,如將東西放入盒子中、將相同種類的放在一起等,且會開始執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大約兩歲的時候,開始會利用非現實的物體來玩假裝遊戲,例如把積木當作一部車、或將箱子當作是一座城堡。
一歲到四歲的兒童,會開始和兄弟姊妹或其他孩童一起玩伴家家酒。在這個時期,兒童會觀察其他人怎麼玩,並模仿別人的動作,即為平行的遊戲(parallel play)。皮亞傑認為模仿在發展社會及認知技巧上,是一個重要的因子。大約在四歲時,發展出合作性的遊戲(cooperative play),也就是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兒童一起玩,他們必須了解扮演不同角色的概念,改變動作或聲音去配合那個角色,也必須了解輪流的規定。四歲之後會開始玩一些更抽象的遊戲,且可以將物體的意義抽離原本的概念。

杏誠復健診所彩虹王老師 ~

如何玩出健康系列一:一歲以前

在一歲以前,play的目的在於,發展在環境中和自己及重要他人有關的知識探索。從出生到六個月,此時期的孩童是被動的,可能對某些play的活動會表現出興趣,例如微笑、或是發出咕咕叫的聲音,但不會起始這些活動,也不會玩玩具,他們結合動作控制的感覺資訊來發展及探索玩的行為。

六個月到一歲,開始會和周圍熟悉的人一起分享興趣,開始有模仿的行為出現,例如會模仿別人的面部表情、聲音、或成人的動作。開始有一些play routine,例如用微笑及咕咕聲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這些早期的經驗,很強調用整個身體來與環境互動,去組織感覺資訊來發展複雜的適應行為,開始會有探索、喜歡抓東西、揮手等行為。

同時,開始有操作物體及發展簡單的問題解決技巧。當他們能夠自由的移動身體來操弄物體時,便需要一些基本的方向與空間關係的概念。會透過敲擊、搖動物體來獲得因果關係的概念。利用嘗試錯誤(try and error)來學習,了解到用間接的方式也可以使某件事發生。物體恆常的概念也會產生,這是孩童開始出現要求玩玩具或是要水喝等行為的先決條件。當他們開始想辦法移動去拿到想要的東西,就開始發展方法-結果的概念,也就是建立動作順序去得到某物,然後就會發展出自己的策略。


杏誠復健診所彩虹王老師 ~

2010年8月31日 星期二

手寫發展


很多小孩子在他們可以握住書寫工具之後,會在紙上簡單地亂畫。假如不監督他們,甚至會寫在任何可書寫的平面。當小孩子比較成熟的時候,會因為不同的文化而發展書寫。表18-1,是美國小孩子書寫前及手寫發展的例子。。因為在小孩子中,可能會有很多技巧的發展,手寫進展的年齡只是顯示出最接近的。
    對於獲得文字模仿,文獻所紀錄的資訊很少。觀察小孩子能夠模仿數字、字母、單字、句子。他的發現顯示出寫字前和手寫的持續階段(1)能夠控制的隨意書寫(2)不連續的線、點、或是符號。(3)直線或是不順的大寫字體(4)大寫字體(5)小寫字體、數字、單字

18-1  小孩書寫前跟手寫的發展

表現的活動
平均年齡
在紙上亂畫                       
10-12
在紙上模仿水平線、垂直線和圓形
     2
抄寫水平線、垂直線和圓形
     3
抄寫十字、右斜線、方形、左斜線、
叉叉、字母、數字、或是名字
     4-5

抄寫三角形、寫自己的名字、抄寫
大部份大寫和小寫的字母
     5-6

2010年8月13日 星期五

父母及老師可以使用之幫助孩子的策略

在處理ADHD孩童的問題時,職能治療師必須對於兒童生活中最常接觸了兩種人—父母及老師,給予適當的諮詢,提供在教導及教養ADHD孩童上的技巧。

以下列舉一些有助於教導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子的技巧:






一. 以良性介入為基礎,對於孩子的指導語必須清楚:包括要怎麼做、清楚的步驟、簡單的原因,以及預期的結果;並且必須確定孩子已經瞭解了指令,必要之時,加上示範幫助孩子記憶。如:利用「坐在椅子上」代替「不要動」。

二. 根據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發展,設定合理的目標行為。善用增強良好行為及去除不好行為的「行為處理」方式。如:代幣制度。並且在增強物的選擇上,以孩子「喜歡」的增強物為增強,而非「大人」以為孩子喜歡的。並且,約定增強物何時該出現,則一定要出現。

三. 加強自我控制。

四. 盡量簡化環境刺激,去除不相干的聲音、環境要井然有序。

五. 對於年紀較小的孩童,照顧者應特別注意其安全,製造安全的環境,安排可發洩體力的玩具及活動空間。

六. 對於年紀稍大的孩童,教導兒童增進溝通的行為技巧:加強口語表達,利用「說」代替不適當的搶、踢、打等動作。

七. 對於較長的活動分段進行。

八. 利用孩子坐不住的特性,給予適當的活動,讓孩子有成功的機會。

職能治療與學齡前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童之介入

職能治療與學齡前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童之介入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子時常出現動作障礙,包括肌肉張力低、平衡感不佳、姿勢調節差、動作笨拙,以及精細動作不好等問題。由於他們喜愛的遊戲常常是全身性的大動作活動,如跑、跳……等等,因為比較好動,動作也比較誇張,容易掩蓋其平衡或是姿勢控制的問題。針對孩子問題,職能治療師可進行感覺統合評估,以明白孩子是否在這方面有問題,針對有問題的部分進行感覺統合治療。

一般看來,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子通常存有感覺統合問題,時常在感覺處理(sensory processing)部分有問題,例如容易被細微的外在刺激影響,而這些刺激是會被一般人忽略的,或是持續坐在位子尚有困難、寫字工作表現的凌亂、講話時過份地大聲。

為了改善孩子過動的情形,比較給予前庭及視覺旋轉刺激之後,提出給予單獨的前庭覺刺激,可以有效改善孩童的過動問題,並且在行為上有顯著改善。

訓練精細動作的方面,在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子進行精細活動時,在身上穿上多加了體重5%的背心,而穿上加了額外重量的背心的目的則是提供重壓刺激,一般相信,重壓刺激對於減少過動行為及增加功能是有幫助的。之後觀察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子的活動表現(on-task behavior)有明顯的增加:從18%增加至25%,甚至有孩童主動要求增加穿戴加了重量的背心的時間。

當職能治療師在對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童進行治療時,可以合併上述的治療方式,利用行為治療,正向增強孩童好的表現,負向消除,改變孩童不好的行為;充分與家長合作,教導家長在處理孩子行為問題的策略,並且在與家長討論之後,與學校老師合作,定下一套完整的行為治療計畫,讓孩子不論在學校、家裡、治療室,都有一套相同的規則可以遵循,確實改善孩童不適當行為。其他像是可以利用錄影帶的方式,將孩子在接受治療活動時的表現錄下來,之後播放給孩子看,讓孩子想想自己的行為,教導孩子學習自我控制及忍耐技巧。

此外,職能治療師需教導父母及老師處理孩子行為的策略,提供咨詢服務,而諮詢內容需具體而清楚,幫助父母及老師以正確的態度教導孩子。並且充分與其他專業合作,幫助孩子得到最適當的治療方式。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童常有之特徵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孩童時常表現出以下特徵:
好動:
有些孩子出現過動症狀之後,整天無法靜坐、爬高跳下、橫衝直撞、父母的管教效果不佳,在教室中令老師頭痛。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

不專心:
對於環境中任何微小的刺激顯得容易分心;注意力集中的時間很短,常無法完整的做完一件事情,有些甚至會自己想的出神,精神很難集中。

衝動:
凡是不經思考就先行動,因此同一個錯誤可能犯上數次,仍然無法習得教訓。尤其無法忍受等待與挫折,也因此,團體遊戲時不守秩序,容易發脾氣,拒絕遊戲等。

感覺統合失常:
前庭系統發展不足,腦中渴望前庭刺激,因而時常動個不停,但是動作品質並不好;例如:平衡感不佳、精細動作協調不良、視知覺障礙、聽知覺障礙、語言發展遲緩等。

學習障礙:
因為不專心,缺乏思考習慣,以及感覺統合功能差,影響學習吸收立即操作表現,故其學業成就常與智慧潛力不成正比,而有低成就的現象。

情緒障礙:
經常被譴責、生活中屢屢遭受挫折、人際關係不好,對自我形象概念很差,因此情緒低落、性格不穩定。

行為問題:
由於行為衝動、常與人產生衝突,或因屢次犯錯,或者功課寫不好,故以說謊來文過飾非、逃避責任;而此類問題在進入小學之後會有越來越明顯的跡象。

注意缺失過動症的定義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是最常見的心理疾患,主要症狀包括過動(hyperactivity),衝動(impulsivity),及注意力不集中(inattention)。根據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IV)準則,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症狀必須在七歲之前出現,並且持續六個月以上時間。並且此症狀必須在兩種或以上的場合出現,例如學校及家裡,顯著的影響社交或學業功能,而且此症狀必須排除其他兒童期疾患。

注意力不良(inattention)項目包括:
(1) 經常無法密切注意細節,或在學校作業、工作、或其他活動上經常粗心犯錯。
(2) 在工作或遊戲活動時經常有困難維持注意力。
(3) 經常看起來不專心聽別人正在對他(她)說的話。
(4) 經常不能照指示把事情做完,並且不能完成學校作業家事零工、或工作場所的職責(並非由於對立行為或不瞭解指示)。
(5) 經常有困難規劃工作及活動。
(6) 經常逃避、不喜歡、或排斥參與需要全神貫注的任務(如學校作業或家庭作業)。
(7) 經常遺失工作或活動必備之物(如:玩具、學校指定作業、鉛筆、書本或文具)。
(8) 經常容易受外界的刺激影響而分心。
(9) 在日常活動經常遺忘事物。
以上九項,符合六項並持續六個月以上,已達適應不良並與其發展水準不相稱的程度。

針對過動-衝動(hyperactivity-Impulsivity)症狀項目則為:
(1) 經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
(2) 在課堂或其他需要好好坐在座位上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
(3) 在不適當的場合經常過度地四處奔跑或攀爬(在青少年或成人可僅限於主觀感覺到不能安靜)。
(4) 經常有困難安靜地遊玩或從事休閒活動。
(5) 經常處於活躍狀態,或常像「馬達推動」般四處活動。
(6) 經常說話過多。
(7) 經常在問題未說完時即搶說答案。
(8) 需輪流時經常有困難。
(9) 經常打斷或侵擾他人。

以上九項症狀出現六項,並且持續至少六個月,已達適應不良並與其發展水準不相稱的程度。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兒童日常生活常見Q&A-5

家長的困惱21:
如何在家訓練加強功能性扁平的下肢力?療效如何?

老師的回答:
在家可練習單腳平衡或單腳墊腳尖、走路的遊戲,也可練習用腳跟走路的方式交替著玩。


家長的困惱22:
我家小朋友現在要開始認國字了嗎?要如何加強?

老師的回答:
目前暫時應以注音的學習優先,注音符號的理解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來教學,第一部份是讓小朋友練習抄寫簡單常用的注音(如:ㄨㄛˇ、ㄇㄚ、ㄊㄤˊ等)讓小朋友看著寫,可以透過做成卡片等方式增加趣味性。第二部分是用獎勵的方式讓小朋友從一次認識三個拼音開始,盡量掌握一次學習的時間在十分鐘以內,讓小朋友保持專注力以及對注音的興趣。


家長的困惱23:
學校老師希望加強小朋友的數量理解以及數字運用還有學寫國字時,不會寫的字學不起來!

老師的回答:
數量理解以及數字運用的練習部分,建議製作隨身小卡,一次先教兩個數字,例如(2,3)在數字的下方點對應數目的小黑點,讓小朋友直接同時看到數字與數量,並且常常複習這幾天教過的數。學寫國字的部分,請媽媽在家讓小朋友透過有數字提示筆畫順序的點描範本,讓小朋友練習國字的書寫。


家長的困惱24:
要如何加強數量的概念?注音符號的理解以及拼音?邏輯關係?

老師的回答:
數量理解以及數字運用的練習部分,建議製作隨身小卡,一次先教兩個數字,例如(2,3)在數字的下方點對應數目的小黑點,讓小朋友直接同時看到數字與數量,並且常常複習這幾天教過的數。
注音符號的理解可以分成兩個部份來教學,第一部份是讓小朋友練習抄寫簡單常用的注音(如:ㄨㄛˇ、ㄇㄚ、ㄊㄤˊ等)讓小朋友看著寫,可以透過做成卡片等方式增加趣味性。第二部分是用獎勵的方式讓小朋友從一次認識三個拼音開始,盡量掌握一次學習的時間在十分鐘以內,讓小朋友保持專注力以及對注音的興趣。


家長的困惱25:
上肢力量、下肢力量都仍不足,我們在家要如何配合?

老師的回答:
家中可練習讓小朋友自己設計動作遊戲,但要求要玩完,而且可以讓小朋友把遊戲的規則,細節自己去想清楚,練習在遊戲開始前說明,在遊戲中修正。
在家可以練習:球:以大球優先,彈地球的丟接優先
跳:以雙腳同時向前跳優先,再練習交替腳、最後是前後跳。

兒童日常生活常見Q&A-4

家長的困惱16:
我家小朋友握筆姿勢有點怪還有不會用筷子夾東西,怎麼辦?

師的回答:
握筆的部分可以嘗試在無名指與小指握一顆彈珠,讓小朋友練習以前三指操作筆,因為小朋友在靜態活動容易分心,建議媽媽給練小朋友習的握筆項目一次先從3~5分鐘可以完成,線條上較為簡單的題目開始,維持他的動機,運筆的品質也會比較好,再慢慢累積題目數量以及線條複雜度。
有時候小朋友在手部動作的操作上有進步了,只是因為受限於情緒調節以及動作計畫的能力限制,仍然無法維持很好的動作品質。但在療育課程中,透過口語加手勢表達的練習可以看到小朋友的動作計畫能力持續進步,手指頭獨立運用的情形靈活許多。


家長的困惱17:
我家小朋友只要聽到旁邊的人大聲講話,就開始緊張,若不理會他,便開始哭,用腳亂踢或打自己的頭,讓父母無法好好跟人說話。

老師的回答:
小朋友的情緒控制問題主要是因為口語表達還不很熟練,把握情小朋友緒穩定的時候,我們可以教他適當的表達句以及等待時機,透過反覆練習,當他在適當的時機正確使用時,給予獎賞並且一步步延長需要小朋友等待的時間。


家長的困惱18:
我家小朋友上幼稚園了,常聽老師說很容易分心、恍神,或是只注意圖片某一細節,主動性較缺乏,老師得常常提醒他,拍拍他,再把他拉回來注意聽課。另外發現較沒有同理心,較冷漠,雖曉得是自閉特質,但仍期待他能與人溫情互動,能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而不是一生氣就用哭、大叫或丟東西來宣洩。

老師的回答:
透過結構化的課程,讓小朋友學習在課堂上坐在椅子上,透過紙筆操作來學習數量、注音、仿畫等概念;並且以小朋友上課的秩序情況(如需要老師提醒的頻率多寡)以及紙筆操作的品質來做為進步的指標。


家長的困惱19:
我家小朋友面對他自己認為不重要的事,會很敷衍且雖學習速度較快,但容易粗心,會有懂的東西,但答錯的問題

老師的回答:
容易粗心,有懂的東西但答錯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在操作前對於需要的細節、步驟注意不夠以及操作後沒有檢查的原因,這兩部份的能力是屬於後設認知的範圍,針對小朋友後設認知須要加強的部份,要由家長在家中讓小朋友養成事前確認步驟、事後檢查的習慣。
此外,在的小朋友目標導向行為,主要來自於小朋友對於自己的責任範圍以及獨立性不夠清楚,越早開始透過鼓勵以及明確的規範,培養小朋友在食衣住行上各項小事的獨立性以及責任感,越能夠養成他的習慣,在嚴格的要求以及清楚的賞罰原則下,小朋友的日常生活習慣應該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


家長的困惱20:
我家小朋友遇到問題,都先說:[我不會],不肯嘗試,且容易生氣也比較”白目”,不會察言觀色,怎麼辦?

老師的回答:
建議媽媽除了課業學習之外,在家事處理以及遵守規矩的部份,針對小朋友表現好的部份給予肯定。孩子有時候在不適當的時間點會去干擾大人的談話,給人不會察言觀色的印象,主要的原因在於想要得到家長的注意,以及尚未建立好“等待“與彼此“尊重“的習慣。請媽媽使用一些口頭或是象徵性的積分作為正面增強物,給予小朋友支持的態度並且明確的行為規範,清楚的奬賞規定,隨著孩子的進步情況減少增強物,讓小朋友建立起“等待“的習慣。

兒童日常生活常見Q&A-3

家長的困惱11:
我家小朋友會用大叫的方式以示生氣,反抗?對團體活動不夠積極?

老師的回答:
建議家長與使用口語溝通的方式讓小朋友適應口語表達,在課程中也會持續加入情緒的理解以及情緒的表達課程,讓小朋友對於自己的情緒調節以及對他人的情緒變化察覺更進步。
對團體活動不夠積極的原因,主要在於不知道如何跟其他孩子互動,安排團體課程,讓小朋友在團體活動中,透過清楚的規則以及給予獎勵的方式,鼓勵小朋友熟悉輪流、幫忙、等待、分享等團體規範。


家長的困惱12:
我家小朋友數與量沒辦法理解(概念)?怎麼辦?

老師的回答:
數量理解以及數字運用的練習部分,建議製作隨身小卡,一次先教兩個數字,例如(2,3)在數字的下方點對應數目的小黑點,讓小朋友直接同時看到數字與數量,並且常常複習這幾天教過的數。


家長的困惱13:
我家小朋友因過動及注意力不集中,溝通困難沒甚麼語言;造成很多行為的問題。希望老師能指導我一些方法如何教導,須準備的教具,如何使用,我們如何配合老師?

老師的回答:
行為問題,或是很固執的一定要玩某個玩具等,在處理時建議以嚴正的語氣、簡短的指導語教導,避免使用肢體碰觸或強拉,若是上課時的行為問題,可以讓小朋友在角落罰站五分鐘用口頭說明加上手勢表達,再回來參與課程。平時在教小朋友生活能力時,口令盡量短、精準,邊用口令邊帶他操作,再一步步減少協助,以口令為主,若做對了,請給予口頭鼓勵並伴隨微笑,建立小朋友的自信以及與人溫和互動的習慣。


家長的困惱14:
我家小朋友上課時孩子無法維持守規矩,乖乖在座位上?

老師的回答:
由於小朋友即將上小學,小學課程對於小朋友的上課秩序較為要求,目前職能課程首先透過紙筆課程(包含仿畫、數量、故事理解、注音學習等),以清楚的行為規範讓養成小朋友上課遵守老師指令、並維持坐在椅子上學習的習慣。

家長的困惱15:
我家小朋友在過紅綠燈的時候,一直盯著小綠人的數字看,很難讓他離開以及對於音樂也有固著性,在家想要聽音樂時會很固執聽同一首,讓我很困擾怎麼辦?

老師的回答:
撥放音樂或是特定視覺刺激的固著性,目前可以先用行為規範的方式,使用增強物在當下打斷其行為,並試著一步步延長和以正妥協的時間,另一方面,建議媽媽在出門前先和小朋友說明,今天的行程會是甚麼,小朋友要配合媽媽行為,聽媽媽的話,若都聽話了,則給予增強物,可以從一件事情的完成慢慢延長到兩到三個事件的完成來給予增強,讓小朋友學習自我監控。

兒童日常生活常見Q&A-2

家長的困惱6:
我家小朋友一直拿一堆長袖的衣服套在身上,在家也一直穿襪子,每天回家就開始換襪子,為什麼呢?

老師的回答:
在這之前要先思考行為之下的原因,因不同的原因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譬如是需要安全感或是在感覺處理方面的問題等等。在治療室的觀察下尚無發現有觸覺敏感或有尋求刺激的行為,媽媽在家可先用不同材質的物品,如毛毯、被子或毛巾等等,覆蓋或摩擦小朋友,其他也可先暫時將有顏色的襪子收起來,觀察小朋友的反應,再慢慢推理原因及解決方式。


家長的困惱7:
我家小朋友每次到了吃飯時間,要他認真吃飯都容易分心,要無時無刻的提醒他現在是吃飯時間,他才會繼續動作。要如何讓他記得現在正在吃飯,不能東張西望?

老師的回答:
在吃飯前可先將環境簡單化,減少可能會吸引小朋友注意力的物品,而在開始吃飯時,可以先以遊戲的方式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比如說哇~有小魚魚要到的肚肚裡面來探險囉~,並慢慢增加自我餵食的時間及活動量的調節,達到最後能專心吃飯的目的。此外,可以搭配正向的獎勵,如在一小時內吃完可以玩一個新玩具或糖果等等,將限制與獎勵做結合,增加吃飯的動機。


家長的困惱8:
我家小朋友不高興時會咬手,無聊時會摸重要部位,不專心時會挖鼻孔,這些問題是目前令我最頭痛的,不知道要如何處理。

老師的回答:
這些行為的發生大多在孩子無聊或不開心的時候,通常經過大人提醒都可以停止下來,但若未經提醒,可能就會重複發生。因此建議家長先協助孩子釐清自己的情況,例如以小朋友的角度說「小朋友現在有點無聊。」、「小朋友不喜歡這樣玩。」等等,讓孩子對自己的狀態有所了解。接著再採取可以讓孩子和其他人都接受的策略,避免無聊並表達情緒。建議孩子在學校若部分課程太無聊,嚐試和老師溝通讓孩子練習寫國字,通常這個的活動可以協助孩子穩定自己的情緒。

家長的困惱9:
我家小朋友是否可遵守遊戲規則,按順序禮讓同學?可否聽講40分鐘?是否可在併排坐時不干擾同學,不玩弄他人衣服、頭髮等等?

老師的回答:
聰明的孩子,也並非一定會的過動或不專心,但是習慣於我行我素的生活形態,常常只對自己有興趣的事情才會想要去做,還不了解規則的重要性。因此,建立清楚簡潔的行為規範非常重要,不論在家或在幼稚園都希望家長和老師能討論出一致的規範方式,也和孩子溝通好處罰方式。從孩子最容易做到的、最重要的事情開始做,例如媽媽所提到的按照順序、不干擾同學等開始,如果違反規定,那麼可以拿走他的暴龍或手槍玩具等等,讓孩子逐漸學得規則。如此一來也才能慢慢要求孩子坐著聽講的時間拉長。


家長的困惱10:
我家小朋友跟他人玩的時候被他人推擠、甚至被欺負,但卻不會表達出來。治療師會建議家長和幼稚園老師怎麼處理呢?

老師的回答:
建議在發生事件的當下,先注意孩子的安全,確定孩子們不會因為欺負或過當的玩耍而受傷,再者,告訴孩子如果覺得不舒服,就應該離開遊戲,到身邊可信的大人身邊尋求保護。若孩子再成熟些,可以進一步訓練孩子向他人表達自己的情緒,並堅定的告訴對方停下來。

兒童日常生活常見Q&A-1

家長的困惱1:
如何加強遵守團隊規範,如:排隊不推擠、不搶人玩具等?

老師的回答:
目前上課,會安排需要輪流等待的活動,譬如說疊積木或輪流當指揮者。建議爸爸媽媽在家中,可以先用互動遊戲,譬如喜歡火車,就可以玩搭火車遊戲,並輪流當車長。在遊戲前可以先說明需要輪流,並不能推擠插隊,並配合較誇大的表情說若是推擠,搶東西的後果(如:不能獲得增強物,或者爸爸媽媽可以假裝跌倒受傷等)。


家長的困惱2:
學校的老師發現小朋友的慣用側為左邊。但目前為止都是讓小朋友練習用右手寫字畫圖,是否要更改為原本左側的慣用側?

老師的回答:
使用右手對目前小朋友來說已經是一個習慣,建議媽媽可以繼續讓小朋友使用右手來操作。也可以讓小朋友學習時間的掌控,讓小朋友了解大概有多少時間可以完成應該要畫完或寫完的內容,並試著了解自己的速度該如何調整,讓他對於以後在學校的時間掌握能更確實,而減少緊張。


家長的困惱3:
對於數字的方向都會寫顛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這個問題?

老師的回答:
小朋友剛開始學習寫字,常會有方向顛倒或筆順的順序不對的問題,建議爸爸媽媽可以先用有虛線的字體本來練習,當練習了10個數字後,可以試著去掉虛線,練習看看是否已經了解該怎麼寫出正確的方向。


家長的困惱4:
小朋友口語表達還不能溝通時,語言治療師是否能使用”溝通板”來增加與他人溝通的機會。想請問老師溝通板的形式與應用。

老師的回答:
溝通輔具的部分主要分為兩種,低科技的部份像是圖卡、照片類,高科技的輔具則可以融合多重感官的學習,一方面是視覺刺激、提示,還可以在加入聽覺回饋或觸覺經驗以增加記憶,溝通輔具除了協助 孩子與照顧者或其他人溝通外,最主要也可以當作一種學習工具和媒介,利用簡單的錄音功能,可以結合日常口語、唱歌、說故事等功能,促進孩子學習的動機.。


家長的困惱5:
一直去廁所玩水,一定要把洗衣機的水裝滿,也會一直找理由要進廁所。該怎麼辦?

老師的回答:
可以嘗試用記點或獎勵的方式,每當小朋友玩水,就先記一點,記滿三點後會有小處罰,比如不能做他想做的事等等,或連續一週都沒有玩水時也可記一個小愛心,三個愛心滿了後可以給他喜歡的物品做獎勵。此外,也可讓小朋友多嘗試多種遊戲,提供不同的感覺刺激,如豆子沙子、可以滾的彈珠或跟節奏敲擊,滿足其尋求感覺刺激的行為。初期媽媽可以考慮水龍頭或洗衣機是否可以增加防開裝置,以防止水資源的浪費。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注意力篩檢表單下載

注意力篩檢表單下載

2010年5月25日 星期二

一閃一閃亮晶晶 - 預告片

2001年柏林影展最佳導演林正盛,為揭開自閉症面紗,從生命關懷、理解、接納、認同、平等對待等角度切入新片『一閃一閃亮晶晶』的 拍攝,希望讓國人清楚認識自閉症的種種現象,和面對不同生命型態時一般人處理的可能性,新片共瀝血十八個月攝製,拍攝總時數長達 350個小時,最後剪輯出130分鐘完整動人的生命故事版本。







影片及文字引用於:http://www.youtube.com/watch?v=31ibAssGnL8

一般兒童與自閉症兒童的遊戲發展

一般兒童與自閉症兒童的play development

從認知角度將遊戲分為,練習性遊戲、表徵性遊戲、規則性遊戲 ,在表徵性遊戲前,加入功能性遊戲及建構性遊戲 ;根據自閉症的遊戲特徵,在功能性遊戲前再加上排序性遊戲。遊戲層級包括:

1. 練習性遊戲
2. 排序性遊戲
3. 功能性遊戲
4. 建構性遊戲
5. 表徵性遊戲
6. 規則性遊戲

• 一般兒童的遊戲能力的發展 

1. 練習性遊戲(practice play):
嬰兒會運用較大的肢體動作,來獲得樂趣,如:推來推去、翻滾。幼兒在一歲以後,可以一次不只玩一種玩具;13.5個月的幼兒,已可以依玩具的功能,來玩它,且玩法較具複雜性、組合性,這就進入功能性遊戲。

2. 功能性遊戲(functional play):
功能性遊戲,指幼兒以較約定俗成、或符合日常生活活動,且較固定的方式來玩玩具,例如:手手推著小汽車在地板滑行,嘴巴也跟著發出「ㄅㄨ ㄅㄨ!」的聲音;或用小盤子盛糖果都是。約在14個月大時,幼兒以可以根據經驗,而表現出功能性遊戲。

3. 建構性遊戲(constructive play):
當幼兒的行為越來越有組織,越來越具有目標導引,就是建構性遊戲出現的時候,例如:堆疊積木、玩樂高、黏土、畫圖等都是。和練習性遊戲不同的是,建構性遊戲是有目的、有組織拼湊出他人可以辨識(或他自己命名的)的產物,例如:房子、飛機、機器人等。和功能性遊戲之不同,則在於使用的玩具,已是半抽象,不若前者是日常生活常見的用品。

4. 表徵性遊戲(symbolic play)
表徵性遊戲的起源,最早要追朔到感覺動作其的第二階段,幼兒開始逐漸將物體和動作分離,並嘗試將錯誤的結果,同化成動作基模;隨著年齡的增長,幼兒擴展動作基模,到其他物體、人物上,並將包含其他物體、人物的動作基模,表徵性的調適(表現出來。小孩子將眼前可看見的物體或活動,「轉換」成看不見的物體或動作。此時約18個月大;在2歲前的表徵性遊戲,還很少出現且非常短暫;2歲以後,就能進行一系列較複雜的象徵性遊戲;2歲與3歲間,會用2個或以上的連續行為,來反映相似的主題,例如讓小熊和娃娃坐在桌邊,並拿水給娃娃喝;3歲以後,這種一連串的連續性假裝動作越來越多,內容越來越複雜,甚至只要語言,即能塑造出想像性情境。

symbolic play有三項特性或說分為三種:
1. 用其他物品替代,如用掃把當作馬騎,
2. 假裝的屬性,
3. 想像一個情境,如:車車過山洞,其實沒山洞。

表徵性遊戲也和一些名詞常交替出現,例如:裝扮性遊戲、想像性遊戲、幻想性遊戲、戲劇性遊戲。

5. 規則性遊戲(game of rule):
規則,是認知更進步,表徵物更抽化的產物。規則性遊戲,構成小學階段兒童的遊戲主流,例如:捉迷藏、撲克牌、下棋等;同儕間,要有共同約定的「規則」,要有共同遵守規則的「規範」。

自我刺激行為的臨床觀察


頭部與身體的動作
頭往兩邊甩動、坐著時腰部以上會前後搖晃、會突然地轉動頭部、搖頭、坐著時身體往兩邊搖晃、頭會往後拱起、站著時腳會抬離地面使重心左右互換
 
嘴巴的動作 
發出聲音、牙齒磨擦發出〝喀嚓〞聲、做鬼臉、吐舌
 

手部的動作
將手放在嘴巴上、上臂抬高使手部離開身體揮動、用手打頭、彈手指、揮手、
用紙張煽風、將手指插入耳朵中、將手指插入鼻孔中、摸鼻子、
用手指敲拍嘴唇、手高舉過頭、手指在胸膛上由上往下彈、
用手指彈睫毛、將手指放入口中、拍手、雙手互敲、
手在胸膛上由上往下磨擦、用手抓褲襠、用手指敲桌子、用手磨擦臉部
  
據個人的臨床觀察,自我刺激是有分程度的。大部分的自我刺激來源多是個體本身提供的,例如,重複吃自己的手,而手就是提供小孩本體覺的媒介物。
較進階的來源是環境的提供,這又分直接的(例如;用手轉球並不停地看著旋轉中的球)和間接的(例如;看著電燈)。
 
兩者的不同在於小孩是否和自我刺激物有身體上的互動。其中以間接來源為最高階的自我刺激,這樣的小孩已經能注意到環境本身所提供的原始刺激,並不需要實質物體來當作媒介。
 

2010年5月20日 星期四

建立社交技巧

建立社交技巧


很多人推斷患有「自閉症相關障礙」的孩子無法發展比較進階的社交技能,但有一群孩子卻可以發展出高階的社交技巧(懂得同理別人、能解讀情緒訊號、與同伴協商事情),甚至能有很傑出的表現。這告訴我們,改變對這些孩子的期待,並非不可能。可以從以下依序來進行:

從『注意力』開始

不管是一個月大或五歲的孩子,若想要看到別人的臉、動作及行為,以及聽到別人說話的音調,他必須情緒平穩、專注且能注意,同時還要能察覺自己的身體感覺。

『參與』孩子的遊戲

要具有社會性,必須能參與、能自在與別人相處,且喜歡人的世界。可以從孩子的遊戲活動開始,你必須成為這活動的一部分,以避免干擾他正在做的活動,。

『溝通』的建立

等到孩子達到有目標的溝通,就可以開始以一般的方式建立社交技巧。應該隨時鼓勵孩子的好奇心、興趣及堅持,看看能在不給孩子太大挫折或困擾之下,能產生多少個溝通互動。

使用『共享式問題解決』

建立複雜的社會協商能力,第一步就是從共享式問題解決能力開始。

跟孩子玩,要表現得像個孩子,表現出孩子常用的社交語言。使用這樣的方式,讓孩子感覺好玩,他就會有欲望且知道自己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學習。

遊戲中,如何讓孩子有『創意』且能『自發』地運用各種想法呢?

裝扮遊戲和戲劇,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經驗,且容易帶出情緒。很適合讓孩子一起分享想法。此外,強調肢體動作的遊戲,也可以協助孩子學會解讀並回應社會訊號。

建立以『合乎邏輯』的方式使用想法

• 當孩子可以自發且創意地使用想法,就可以開始以比較邏輯性的方式使用想法。

譬如:捉迷藏遊戲,與孩子一起討論躲在哪哩,你要想辦法找到他們,不過他必須討論如何互相合作,才不會被找到。

• 學習遵守規則,也是社會技巧的一部分,通常必須加上理解事情的緣由,也就是邏輯思考。

譬如:孩子想吃晚餐,就必須幫忙收拾餐具。可以多鼓勵孩子幫忙,這是真正參與家庭真實生活經驗。他們才能慢慢了解,若要成為社會中的一部分,就必須遵守社會中的規則。


~ 杏誠復健診所 關心您和您的寶貝 ~

自閉兒童的情緒問題

自閉兒童的情緒問題





 自閉症孩子的情緒問題來源

 孩子不具有掌控自己生活的權力,不了解為什麼不能做想做的事,或要做不想做的事。

 孩子承受太多活動、各種身體和情緒的變化,以致造成孩子的衝突及過度刺激。例如飲食、營養、藥物的改變;環境、家庭動態、學校環境的改變等等。

 情緒失控前的警訊

 大部分的情緒失控是蘊釀出來的,發現孩子下巴收緊、身體姿勢改變、出現低頭搓手、捏自己等動作時,就需要特別注意孩子的狀態是否已經超出負荷了。

 也可能是突然因為某個特殊狀況而造成失控,如玩具被拿走、禁止他想做的事情等等。


 情緒失控時的處理原則:專心幫助孩子冷靜下來。

 處理情緒失控的心態:假定孩子聽不到你的話,無法了解你說了什麼,千萬不要處罰他或設定限制,或忽視孩子的情緒失控問題,記得確保孩子的安全。

 處理情緒失控的方法:以和緩的聲調提醒孩子冷靜,或將活動改得比較和緩。等到孩子冷靜下來之後,才能給予處罰,如要求做一些額外的打掃工作等,絕對禁止在孩子失控時孤立他。

 防止孩子情緒失控

 設定一個不會讓孩子過度負荷的環境。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花更多時間在冷靜、有調節效果的互動,強調參與、雙向的肢體動作交流、問題解決取向的互動等等。

 家長應該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幻想或願望。

 若孩子在前語言階段,則可以讓孩子畫出他想做的事,伴隨支持安撫的聲音,幫助孩子處理焦慮情緒。





~杏誠復健診所 關心您和您的寶貝~

自閉症兒童教養方式

自閉症兒童教養方式


「自閉症相關障礙」或其他發展障礙的孩子可能有動作計畫、對感覺刺激的過度反應或缺乏掌控的感覺而害怕跟自己身體相關的活動。因此無論家長或專業人員,可透過以下幾點原則幫助孩子精熟新的挑戰並獲取新經驗,同時也能建立與人連結、溝通及思考等能力,藉此建立穩固的基礎能力。

















透過以上幾點原則帶給孩子愉快、成就感及能掌控的經驗,先從喜歡的事開始,建立一個冷靜、合作、問題解決的態度,再慢慢帶進新的經驗,讓父母成為孩子能夠信任的好搭擋!!!

~杏誠復健科診所 關心您和您的寶貝~

自閉症兒童的行為問題

自閉症兒童的行為問題


自閉症兒童常伴隨著一些行為問題。我們該如何幫助患有「自閉症」的孩子學會控制心情及攻擊行為、調節自己的行為,轉變為一個溫和、能關懷別人的個體呢?

當出現『危險和攻擊行為』時,首先需要?

研究發現有衝動控制問題的孩子較不能完全精熟溝通表達的方式。

所以首先,應該了解孩子的發展階層:他在一般的互動中,是否會使用字彙,會參與別人及有肢體動作的接觸(包括:動作、身體姿勢、臉部表情、改變聲調)等。

對於危險和攻擊行為,應該?

如果孩子出現攻擊或衝動行為,必須同時設定限制,以協助孩子學習遵守規則及維護安全。

孩子出現危險行為,應該給予「堅持」但「溫和」的限制。使用適合孩子發展階層的技巧,及對孩子有義意的方式教導,讓孩子學習限制。

切記:不要以嚴厲的肢體動作警告孩子,當孩子一旦太害怕,可能火上加油,以攻擊行為回應。

幫助孩子學習『自我調節』及『同理心』以減少行為問題

在訓練孩子時,應該盡量覺察並反省自己的情緒。根據孩子的感覺反應模式,為他打造合適的互動模式。

• 自我調節:讓孩子持續與環境互動,幫助理解在每個不同場合應有的表現,以適當的行為回應外在環境

• 同理心及關懷:覺察別人的情緒的唯一方法,就是解讀他們的訊號。幫助孩子能跟同伴建立好的關係,必須先了解他喜歡做什麼,不喜歡做什麼。

有時候問題不在攻擊,而是孩子的『反抗心態』

當孩子開始有的自我意識,可以根據孩子的溝通能力,真心接受他的「不要」,並找出「不要」的真正涵義,才能進一步跟他互動。重要的是:要以安撫的溫暖態度及利用很多的互動,來對付孩子的抗拒。

將「問題」轉化為「機會」

將問題行為視為可以建立優勢的機會。一般情形,孩子常因為不能順利表達而無法產生雙向溝通,而掉進發脾氣的漩渦裡。建議建立持續較久的互動,幫助孩子能以肢體動作表達自己的需求,慢慢能預期及熟悉轉換的狀況。若能精熟遺漏的基礎能力,就更有能力應付改變,也就不需花那麼多脾氣。

~ 杏誠復健診所 關心您和您的寶貝 ~

自閉症的早期發現與治療

自閉症的早期發現與治療


4月2日是世界自閉症日(World Autism Awareness Day),這個日子是由聯合國大會在2007年12月24日通過決議設定的,目的在提醒全世界提高對自閉症的認識程度,更加關注自閉症患者。但對大多數人來說,自閉症可能還是一種一知半解的疾病。

自閉症的發病率為百分之150之一,估計全球有3,500萬人患有這種神經系統疾病。自閉症目前仍多被認為是多重成因造成的疾病,且其表現的症狀和程度也很多樣。

 早期可以注意到的行為徵像包括:漫無目的、自我刺激和退縮、反覆、固執行為,缺乏主動性的互動,對於不同的視覺及聽覺訊息缺乏持續注意力等。

 如果您發現孩子有以下幾點特徵,需要立即找專業的治療師做進一步的評估與檢查:

(1) 十二個月大時還沒出現喃語、手勢(手指玩具、揮手再見等)

(2) 十六個月大時沒有不會說單字

(3) 二十四個月大時沒有自發性的兩個字的簡單句(不是仿說)

(4) 任何年齡出現任何語言或社會技能的喪失

即使目前自閉症的成因仍無法確定,仍有一些我們可以做的事。

 早期發現

早期篩檢嬰幼兒所有的情緒、社會、智力及相關動作和感覺功能,才能確定罹患“自閉症相關障礙”及其他發展障礙的風險,以減緩已辨識出的危險因子,將孩子的問題行為轉換為自發性的互動。

 早期療育

早期療育可以補足自閉症患者先天學習能力缺陷,減少其不適應、破壞性行為之出現,並使其潛能得以充分發揮, 自閉症的治療需要各專業人員的介入與配合,包括職能治療、物理治療、語言治療、心理師、社工與學校老師等,更重要的是家長也要有足夠的敏銳度發現問題,除了早期發現自閉症的相關症狀外,如果也能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配合治療進行,對孩子病症的改善愈有幫助。

~杏誠復健診所 關心您和您的寶貝~

2010年4月9日 星期五

如何幫新生兒洗澡

‧如何幫新生兒洗澡 (轉貼於寶貝家庭網路)


(一)洗澡時段:


以一天中最溫暖的時間來洗,如不方便也可以晚上清洗,天氣涼時注意保溫即可。喝奶後不可洗澡必免溢(吐)奶。


(二)洗澡時的重點:


1 坐月子期間,媽咪千萬不要坐矮椅上幫baby洗澡,易腰酸背痛且子宮收縮會不良,儘量交給爸爸或長輩清洗。


2 洗澡前要將所有衣物、尿布、物品都準備好在床上。


3 水溫保持在37~40度,室溫24~27度,冬天如果很冷,可開暖氣。


4 試水溫時可用手臂內側測溫,未下水洗身體前先用浴巾包住baby。


5 洗澡步驟:
→一手抓baby手臂,一手拖住整個屁屁。
→先用紗布巾抓角邊洗眼睛(由內而外),依序是鼻子、嘴巴、兩頰、下巴、耳朵、耳後皺折處(這很重要,以免藏垢)。


→再用橄欖球式抱法洗頭→記得耳朵往內壓才不進水。
→頭洗好後先擦乾頭髮。
→將baby轉身,下水洗身體,依序是脖子、腋下、手臂、每根手指頭、大腿與腳、腳指頭、胯下、baby的私處,肚子因為有臍帶未掉,只要輕輕洗一下就可。
→洗好後先用浴巾包好,放床上擦乾,尿布先不穿先墊好屁屁下(以防突然尿尿)。
→先穿衣服→臍帶護理→包尿布(如臍帶未掉前,不要將尿布的褲頭處包住臍帶,儘量通風乾燥)。




(三)異位性皮膚炎:


患有異位性皮膚炎時不能洗酵素,其實平時用一般嬰兒泡泡露或適合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香皂就好,不要特別用酵素清洗。


(四)衣著:


寶寶的體溫只比大人多0.5~1度,平時衣著無需特別加厚,跟大人差不多就好,夏天應穿薄的衣物。新生兒大多會再加包巾,冬天可穿綿質內衣+外衣,再加包巾或蓋小毯,遇到該吹冷氣或風扇的季節時也要注意,可別讓老人家將寶寶穿的很多很多,包的緊緊的而產生疹子或造成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