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29日 星期三

認顔色、說故事 提升視覺空間及語言智能

認顔色、說故事 提升視覺空間及語言智能    
文 / 陳玉丹  專家 / 陳達德

視覺空間、語言智能對於寶寶日後的學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力,從認識顔色、鼓勵寶寶自己說故事開始,都能提升寶寶智慧。想要寶寶更聰明,爸媽就快點跟著我們一起做遊戲吧。

12~18個月寶寶 提升視覺、精細動作遊戲
遊戲1 顔色命名
遊戲道具:地墊、一個箱子、數種不同顔色的雪花片(顔色的種類可隨機增加)。
遊戲步驟:
1.媽媽把地墊鋪在地上,箱子放置在地墊中間,雪花片由媽媽整理好放在身上。
2.媽媽要引導寶寶坐好哦。
3.媽媽先介紹各種顔色的名稱。
4.媽媽隨機放置數個雪花片於箱子中。
5.媽媽指名要某個顔色的雪花片,請寶寶取出媽媽所要的那張雪花片,交給媽媽。
遊戲功效:
顔色是一種基於感覺、知覺所得來的抽象概念,因爲顔色本身有很多種類。因此必須借由不斷的重復活動,讓寶寶在活動中可以把顔色和名稱做相關性的聯結。

遊戲2 塗色遊戲
遊戲道具:彩色筆(一定要有紅色和藍色),白紙。
遊戲步驟:
1.寶寶到媽媽這邊來。
2.媽媽示範。例如,媽媽找出藍色和紅色的筆,一邊畫一邊說:「寶寶看,這是藍色的天空喲。地上還有好多漂亮的小紅花。」
3.請寶寶把媽媽的「作品」畫完整:請寶寶挑選出藍色和紅色的筆,分別爲天空和小花塗上顔色。
4. 如果寶寶理解色彩的能力好,媽媽還可以隨機讓寶寶認識其他色彩,如黃色等。
遊戲功效:
顔色概念是指對顔色的種類和基本變化的認識,是一種附於物件的屬性。在這個活動中,媽媽利用顔色的對比,讓寶寶區別辨認不同顔色的差異和名稱。

遊戲3 彩色物品
遊戲道具:生活物品若干(需有多種色彩,以紅、黃、藍、綠爲主,且物品要安全、適合寶寶拿取)。
遊戲步驟:
1.媽媽把準備好的物品散放在寶寶周圍。
2.今天寶寶要來當媽媽的「小助手」。
3.交代遊戲規則:媽媽說出一樣物品,請寶寶把這物品拿出來,交給媽媽。例如,媽媽說:「我要紅色的小手帕。」寶寶就要取出紅色的小手帕交給媽媽。
4.如此反覆。媽媽要記得及時鼓勵您的寶寶,讓他更有自信喔。
遊戲功效:
對寶寶而言,簡單的音調和誇張的動作非常具有吸引力。因此媽媽利用較誇張的動作讓寶寶把注意力集中在媽媽身上,以利於下一個步驟的進行。

19~24個月寶寶 提升精細動作、人際智能遊戲
遊戲1 投錢
遊戲道具:塑膠籌碼(直徑大於2.5cm),存錢筒一個(投幣孔需寬於籌碼)。
遊戲步驟:
1.媽媽和寶寶一起坐下來哦。
2.由媽媽示範以拇指指尖與食指指尖將籌碼拿起,然後置於另一手掌上。寶寶學媽媽動作。
3.由媽媽示範以拇指指尖與食指指尖將籌碼自另一手手掌拿起,而後投入存錢筒。寶寶也依樣投幣入筒。
遊戲功效:
此年齡層的寶寶亦開始發展部分精細動作,而捏夾功能則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發展動作,其發展過程由最早的指間夾握,慢慢發展到指尖側夾,最後發展出最精細的指尖夾握方式。捏夾功能是未來握筆功能的重要基礎。

遊戲2 來煮飯
遊戲道具:米粒一碗,空碗一個。
遊戲步驟:
1.寶寶到媽媽這裡來坐哦。
2.今天要請寶寶自己來煮飯,寶寶快來抓些米吧。
3.引導寶寶用手抓米,放進空碗中哦。
遊戲功效:
空間可分爲主觀空間與客觀空間及立體與平面的空間等。在此處,寶寶須有良好的客觀空間和立體空間概念,方能將米放進空碗中。

遊戲3 做蘿蔔絲
遊戲道具:橡皮泥(或安全性高的小黏土)
遊戲步驟:
1.媽媽和寶寶一起坐在桌邊。
2.寶寶,我們一起來做蘿蔔絲。
3.媽媽示範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一小塊橡皮泥,然後前後搓,直至變細。
4.請寶寶和媽媽一起來做香噴噴的蘿蔔絲吧。
遊戲功效:
媽媽可要注意觀察,您的寶寶是否能以拇指指尖內側與食指指尖夾搓橡皮泥。這個遊戲正是爲發展寶寶的精細動作而設計的呢。而且在這裡,寶寶的人際智能也能得到提升。


25~30個月寶寶 提升語言、音樂智能遊戲
遊戲1 看故事書
遊戲道具:布書1本(可愛造型且可重復粘貼主題物的布書,如:數位的故事書)。
遊戲步驟:
1.媽媽及寶寶一起坐下來哦。
2.媽媽可先帶領寶寶做出指認書上物件的步驟,而後再針對書面上的情境作簡單的敍述。
3.可讓寶寶自行翻書,並以媽媽提問寶寶回答的方式,讓寶寶自行慢慢表達。
4.寶寶不願意表達或表達不佳時,可由媽媽予以提示進行,盡可能鼓勵寶寶主動參與。
5.若寶寶真的不願意參與時,不可勉強,可由媽媽再說一次。
遊戲功效:
2歲以上的寶寶已漸漸具有語言交談的能力,縱使他發音不準,或是節奏中斷,但是他的確可以說些簡單的句子。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越來越旺盛,生活經驗越來越豐富,所要表達的意見也越多。

遊戲2 我愛你
遊戲道具:話筒
遊戲步驟:
1.全家人在一起。
2.請媽媽開頭,說:「我是媽媽,我愛爸爸」,然後,爸爸接過話筒,說:「我是爸爸,我愛寶寶。」
3.請寶寶也模仿爸爸媽媽說話:「我是寶寶,我愛媽媽。」、「我是寶寶,我愛爸爸。」
遊戲功效:
在這個遊戲中,寶寶如果想要有良好表現,除了需有良好語言功能(理解及表達)外,尚需具備足夠的自信心及注意力。

遊戲3 唸歌謠
遊戲道具:歌謠音樂
遊戲步驟:
1.選一兩首寶寶熟悉的歌謠,媽媽和寶寶先經常聽,等熟悉之後輪流說。
2.媽媽先說,然後讓寶寶接下一句。
3.如果寶寶能和媽媽一起很順暢地說完歌謠,媽媽一定要記得表揚寶寶喲!
遊戲功效:
人類社會的溝通行爲大多是經由語言實現的,無論是社會評價或自我評價,語言能力都占相當重要的地位,所以語言發展非常重要、不容忽視。
資料來源:http://www.smartkids.com.tw/develop/detail.asp?ArticleId=55&AncestorSN=329

聽哭聲、看表情---教你「讀」懂0~1歲寶寶

聽哭聲、看表情---教你「讀」懂0~1歲寶寶 ~專家 / 何淑蘋 小兒科醫生


0~1歲的寶寶,雖然不會說話,卻會用哭聲、表情或動作來表達他的情緒和需求。新手爸媽們,你可要仔細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哦,這個聰明的小傢伙,正在用他的特殊語言向你「表情達意」呢!
 
「哭」的6種含義
當寶寶哭了!新手媽咪手忙腳亂地找尋原因,這哭聲可能包含以下6種含義:
 
1.我餓了
寶寶餓的時候,雖然哭聲不斷,且眼睛四處亂轉,好像在尋找食物的樣子,但眼裏沒有淚水,而且他的哭聲不大,哭得也不費勁,似乎知道在餓的時候要減少熱量消耗的道理;而只要你一餵他奶,他馬上就不哭了,仿佛早就做好了吃的準備。
 
2.我熱了
寶寶熱的時候,也會大哭,這時他的臉上會有一些小紅點,而且泛起一些油;當你用手去摸寶寶的額頭時,上面會有很多汗,這是寶寶在告訴你:「我很熱,要脫衣服了。」
 
3.我很冷
當寶寶因冷而哭時,手腳會顯得冰冷,這時,你就該給寶寶加衣服了。

4.我要媽媽
寶寶最離不開媽媽的呵護,有時他會因失去媽媽的不安全感而抽泣,哭得十分傷心。這時,如果寶寶看到媽媽、聽到媽媽的聲音或者聞到媽媽的氣味,他就會興奮起來,一旦媽媽將他抱起,他就會很親密、滿足地將自己的臉貼在媽媽的臉上,並且不再哭了。
 
5.我噓噓了
當寶寶尿尿的時候,他也會哭,這時他的腳會蹬來蹬去,或者因?難受而在床上滾來滾去。聰明的媽媽如果發現的話,就要幫寶寶換尿布了。
 
6.我病了
倘若你已為寶寶餵過奶、換過尿布了,寶寶仍然哭泣,而且哭聲尖銳、大聲、難受,這很可能是寶寶病了;舉凡腸胃道、呼吸道、皮膚等疾病或身體不適,都可能引起寶寶的異常哭泣。
 
寶寶的3種肢體語言
除了哭聲之外,3個月以上的寶寶,還會利用身體的動作和表情來表達他的情感。
 
1.我要你抱
當寶寶張開雙臂、身體撲向你時,那說明他想和你親熱,要你擁抱。但對於陌生人的擁抱,他則會扭頭避開或哭,表示不願意。
 
2.我很高興
寶寶高興時會牽嘴笑,7個月大以後,他還會用拍手表示高興,用搖頭來表示拒絕。
 
3.我要那個
九個月以上的寶寶,會用小手指向他想要的東西,比如:他指著門,就是想要讓你帶他出去走走;到了11~12個月大時,除了透過面部表情和動作,寶寶還會運用各種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意願,例如:他發出嘟嘟聲,表示想看汽車。
1歲前寶寶的非語言表達形式,豐富而有趣,只要你細心觀察,一定可以「讀」懂你的寶寶。

2010年9月21日 星期二

如何玩出健康系列三:上小學

上小學的兒童發展了相當複雜的技巧。
分享(sharing)及合作(cooperative)的技巧繼續發展,對將來成功的同儕關係是很重要的。學齡兒童會繼續學習新的遊戲及社會技巧,例如:如何進入到一個正在進行的同儕活動、及提供邀請。這個年齡的兒童會對同伴的需求做出回應,及改變play的情境來符合同伴的要求。













杏誠復健診所-彩虹王老師關心您~

如何玩出健康系列二:一~四歲


大約在一歲左右,開始發展假裝的遊戲(pretend play),在不同的情境中模仿成人行為的能力,也開始對熟悉的物體更加的了解,例如如何使用梳子、杯子等。物體的功能性用途在孩童腦中根深蒂固之後,就開始有具像的遊戲(representational play),學習如何結合及了解物體間的關聯,如將東西放入盒子中、將相同種類的放在一起等,且會開始執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活動。大約兩歲的時候,開始會利用非現實的物體來玩假裝遊戲,例如把積木當作一部車、或將箱子當作是一座城堡。
一歲到四歲的兒童,會開始和兄弟姊妹或其他孩童一起玩伴家家酒。在這個時期,兒童會觀察其他人怎麼玩,並模仿別人的動作,即為平行的遊戲(parallel play)。皮亞傑認為模仿在發展社會及認知技巧上,是一個重要的因子。大約在四歲時,發展出合作性的遊戲(cooperative play),也就是和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兒童一起玩,他們必須了解扮演不同角色的概念,改變動作或聲音去配合那個角色,也必須了解輪流的規定。四歲之後會開始玩一些更抽象的遊戲,且可以將物體的意義抽離原本的概念。

杏誠復健診所彩虹王老師 ~

如何玩出健康系列一:一歲以前

在一歲以前,play的目的在於,發展在環境中和自己及重要他人有關的知識探索。從出生到六個月,此時期的孩童是被動的,可能對某些play的活動會表現出興趣,例如微笑、或是發出咕咕叫的聲音,但不會起始這些活動,也不會玩玩具,他們結合動作控制的感覺資訊來發展及探索玩的行為。

六個月到一歲,開始會和周圍熟悉的人一起分享興趣,開始有模仿的行為出現,例如會模仿別人的面部表情、聲音、或成人的動作。開始有一些play routine,例如用微笑及咕咕聲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這些早期的經驗,很強調用整個身體來與環境互動,去組織感覺資訊來發展複雜的適應行為,開始會有探索、喜歡抓東西、揮手等行為。

同時,開始有操作物體及發展簡單的問題解決技巧。當他們能夠自由的移動身體來操弄物體時,便需要一些基本的方向與空間關係的概念。會透過敲擊、搖動物體來獲得因果關係的概念。利用嘗試錯誤(try and error)來學習,了解到用間接的方式也可以使某件事發生。物體恆常的概念也會產生,這是孩童開始出現要求玩玩具或是要水喝等行為的先決條件。當他們開始想辦法移動去拿到想要的東西,就開始發展方法-結果的概念,也就是建立動作順序去得到某物,然後就會發展出自己的策略。


杏誠復健診所彩虹王老師 ~